又发现了肇庆一个宝藏地方
看到这个画面,仿佛走进了秘境
蓝天白云之下
铺开了一块巨大的“天然调色板”
梁亮 摄
这个美丽的景象就在高要区小湘镇汉塘村
一张张染着各种颜色的布料
在草坪间铺开
就像一片天然的“彩色田野”
以上 梁亮 摄
这里依然保持着
耕作织染的生活方式
随处可见的布料晾晒在外
以上2图:一切随风 摄
乡村小道上,鲜少有游客
仿佛是个世外桃源
没有喧嚣吵闹,没有车水马龙
以上2图:梁亮 摄
我们看到的这个场景正是
村民们染整、晾晒香云纱的过程
以上 梁亮 摄
香云纱——最负盛名的纺织品
香云纱本名“莨纱”
是世界纺织品中唯一
用纯植物染料染色的丝绸面料
被纺织界誉为“软黄金”
如今越来越少的人掌握它的织造技艺
梁展伦 摄
它被誉为“岭南瑰宝”
是最负盛名的纺织品
以上2图:沿路 摄
一幅香云纱,看似轻薄
但你可知道
一卷轻纱
承载了多少岁月沧桑……
一切随风 摄
香云纱又名“响云纱”,云纱,本名“莨纱”,在织造上莨纱的特点是以桑蚕土丝为原料,经线以绞纱组织织成带有几何形小提花的白胚纱,在织成纱罗组织织物和平纹丝织物后,再用广东特有植物薯莨的汁水(含有宁胶与单宁酸)多次浸泡、晒涂于练熟的坯绸上,使织物粘聚一层黄棕色的胶状物质,后用珠江三角洲地区特有的富含多种矿物质的河涌淤泥覆盖,经反复多次晾晒、水洗、发酵,加工而成的一种昂贵的纱绸制品。
一切随风 摄
由于穿着走路会“沙沙”作响,所以最初叫“响云纱”,旧时上海人以其香烟的颜色叫香烟纱后来江浙一带的人称香云纱,广东人称莨纱。2008年,香云纱染整技艺入选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是延续了上百年的技艺
染整
香云纱染整
是一个季节性极强的行当
夏秋两季是最适合的时间
如果错过了这个时间
一年的收入就要泡汤
△染整的过程。一切随风 摄
在许多人心目中,天然环保的香云纱面料是服装设计最合适的原材料。香云纱的染整技艺起源于什么年代,现在已经无从稽考,可以知道的是这是一种延续了上百年的技艺,至今仍在珠三角流传。
一切随风 摄
晾晒
△晾晒的过程。一切随风 摄
以上3图:沿路 摄
天气晴好
师傅们将早已浸泡好的纱绸
沿着草地迎风展开
一切随风 摄
这些宽约一米
长约二十的纱绸就这样被平整地
摊开、拉紧、绷直
并利用竹竿将其固定在草地上
在阳光下暴晒
梁亮 摄
就这样
经过与薯莨和阳光的交汇融合
原本雪白的纱绸
终于完成了华丽的蜕变
成为一幅承载着岭南独特风情的香云纱
一切随风 摄
看到这么美丽的场景
你是不是也想前去看一眼?
汉塘村在哪
梁亮 摄
这条平整宽阔的柏油大道就是高要区小湘镇汉塘村新围村的进村大道,它是由村民自发筹工筹劳兴建而成,是新围村美丽乡村建设的其中一环。
梁亮 摄
新围村中有多棵百年古树,不但是孩童玩耍嬉戏、村民乘凉休息的好地方,更是新围村村民祖祖辈辈的乡愁记忆。
注意!!!
在草地上行走时请大家不要踩到纱绸
请不要影响到工人们正常的工作
更不要乱扔垃圾喔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ihui.cc/news/8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