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让我们翻开一组组新旧照片
感受肇庆的城市发展
不管在城市格局、经济产业还是交通发展
肇庆都有着令人瞩目的成绩!
城市蝶变,市容升华从90年代的一张地图看到
图中红圈标注处显示
体育中心还在建设中
而它的周围,还是一片片水塘
1993年,体育中心还在建设中。谢永强 摄
1991年的独石村一带
周围还是水塘
沈建平 摄
昔日的水塘地
如今,一幢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
梁亮 摄
查阅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的
肇庆城市建设规划,
可以看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我市城区在有序扩展、提质升级。
1987年的正东路。沈建平 摄
◀高楼大厦取代了低矮平房▶
随着社会的发展
肇庆一幢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
取代了低矮平房
80年代兴建中的星湖大酒店。沈建平 摄
1992年,坐落在端州最繁华商业地段的31层高星湖大酒店开业,这是城区首座超百米建筑。在楼顶的旋转餐厅吃自助西餐,在90年代,是一种超高级的享受。
网友:大勇 摄
如今,超百米楼高的住宅、商业楼宇林立城市各处,勾勒出现代化城市图景。
开路搭桥,激发活力城市在变,道路也在变!
开路搭桥
成为城市发展中的常态。
1993年的端州二路,你还认得出来吗?沈建平 摄
图片:梁智圣 翻拍
据地方志书载,肇庆最早修筑的一段沥青路是肇庆城区国道321线的一段,东起芹田桥,西至星湖旧入口,全长2公里,于1964年由肇庆公路局工程队修筑。
建设中的西江大桥。图源:肇庆画册
△ 1987年4月1日西江大桥通车当日 何小瑜 摄
1987年4月1日,西江大桥公铁两用桥建成通车。它是“广东之最”,曾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
◀自行车是主要的交通工具▶
以前的城区
自行车是主要的交通工具
1986年3月,天宁路。沈建平 摄
◀这一年,肇庆开启火车时代▶
这是肇庆
第一列正式营运的客运列车
沈建平 摄
1987年7月10日上午10点,第一列正式营运的客运列车驶入肇庆站,从此肇庆进入了火车时代。
◀从一天到半个小时▶
以前从肇庆去广州
需要在马房搭乘轮渡横跨北江,
经常出现车辆排队等候过渡的情况,
需要1天的时间才能到达广州,
有时还需要在中途住宿一晚。
沈建平 摄
如今,肇庆路网发达
交通的迅猛发展
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更激发了一座城市的发展活力!
尹文隆 摄
复兴千年府城 打造文化新名片
以前,
府城隐藏在城区的住宅区
才知道,
原来它是这样“羞涩”的府城
1915年,从披云楼上往东南方向俯瞰肇庆城区。资料图
但是它千年的美
藏不住了……
1994年,肇庆市被国务院列入第三批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1992年,在重重民居包围中的宋城墙与披云楼。西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朱健兴 摄
2001年,肇庆古城墙
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3年7月,宋城西路开通前的披云楼脚下,遍布着破旧的民居。西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朱健兴 摄
打造成为肇庆文化新名片
2016年9月,经过充分调研和论证,市委、市政府决定实施肇庆府城保护与复兴,挖掘府城历史文化资源,重现名城独特风貌,推进城市更新,把千年文脉打造成为肇庆文化新名片。
未来,你将看到
这样的肇庆府城
△ 效果图 图源:肇庆市广播电视台
产业振兴最初曾以农耕渔业为主的肇庆,现已拥有新能源汽车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五金制造产业等,未来的肇庆值得期待。
小鹏汽车的工作人员在进行生产线调试。王振宇 摄
△ 中电电动汽车 王振宇 摄
2019年,我市“刚刚抽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近400亿,为我市形成做大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树立了坚定信心。
目前,全市拥有肇庆国家高新区、肇庆新区、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广佛肇经济合作区4个国家级、省级重大平台,30多个专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基地,产业集聚效应显现。
以上这些老照片,
见证了肇庆小康路!
有哪一张勾起了你的回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ihui.cc/news/3204.html